外国问题研究

东亚文明研究

  • 日本中世神道的儒学化叙事——以忌部正通、一条兼良的神道思想为中心

    李闯;

    中世神道关注人的内心世界,让神道从宗教转向世俗。忌部正通和一条兼良是南北朝、室町时代著名的神道学者,二人以朱子学的理论来重新解释“神代史”,将“神之道”转为“人之道”,从神秘主义转向道德主义,为后世“儒学神道”的出现奠定了理论基础。

    2024年01期 No.251 4-11+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6K]
  • 经济民族主义视域下的日本开国贸易论争与政策构想(1853—1859)

    林同威;

    1853年,美国佩里舰队强行闯入日本水域,向日本提出了开国通商的要求。日本社会对此展开了维持“锁国”抑或开国贸易的激烈议论,在此过程中,民族意识逐渐在经济领域内萌发。锁国论者从经济和安全的角度出发,强调了通商互市对日本的不利影响。而开国论者则认为,通商贸易不仅是当前国际形势下避免民族危机的唯一选择,也是发展经济和加强国防的重要途径。在具体经济政策主张上,无论是锁国论者主张“攘夷”进行经济军事动员,还是开国论者提出航海通商计划,其最终目标都是实现“富国强兵”和“国民统一”。通过这一系列的讨论,前近代的经济民族主义思想开始在日本深入人心,并对后续的政策制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024年01期 No.251 12-23+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3K]
  • 伊藤仁斋的《大学》解读及其局限

    王月;于伟;

    日本江户儒者伊藤仁斋对中国传入日本的朱子学发生了从“崇敬”到“批判”的转变,特别是他的古学思想定型之后,更是猛烈抨击朱子学,并重新解读“四书”等儒学经典,试图清除朱子学者对孔孟思想的误读。对于“四书”中的《大学》,仁斋则从十个方面力证其不是“孔氏之遗书”,否定了程颐、朱熹等人赋予《大学》的儒家经典地位,并作《大学定本》,重新注解《大学》。然而,由于仁斋早年深受朱子学的影响,即使在转向古学之后,其思想中仍含有朱子学的价值取向,从而折射出其《大学》注解本身存在的局限性。

    2024年01期 No.251 24-30+156-1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5K]

古典文明研究

  • 法老时代埃及奴隶研究

    杨熹;

    法老时代埃及奴隶广泛存在于王室、神庙和家庭中,是当时劳动力的组成部分之一,其来源主要是战俘、家生奴隶和债务奴隶。在生活中,他们可持有并继承父辈的地产,由于缺乏明确针对奴隶的法律和习俗,他们不仅能在法庭上作为目击证人,甚至还能通过同自由民结婚的方式改变身份。法老时代埃及的奴隶因其享有法律权力和向上流动的渠道而不同于其他古代世界的奴隶。这表明从社会形态而言,法老时代的埃及不是一个典型的奴隶社会,始终处于奴隶制的初级阶段。

    2024年01期 No.251 31-42+1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8K]
  • 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养马与马政制度管窥

    刘雪飞;

    作为历史上首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帝国,波斯阿契美尼德帝国疆域辽阔,族群众多,在空间治理与体制运行上高度依赖马匹的移动能力。得益于以往养马的积淀与骑马术的传播,波斯帝国诸多地区养马以及各地在培育马匹上因地制宜,形成了以尼萨马为主要代表的多元种群谱系,可以满足各种功能需求。在养马方式上,则形成了群牧和舍饲两种养马方式,还有舍饲野牧这种灵活的安排。而依靠帝国各地丰富的马匹资源,波斯帝国实行灵活的马政,直接和间接控制大量的马匹资源,满足了国家对马匹的需求,并为对手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所关注。总而言之,波斯帝国养马与马政,承上启下,为后世近东各国的养马业与马政留下了诸多可资借鉴的物质和观念遗产,对陆上丝绸之路提供了坚实的动力保障。

    2024年01期 No.251 43-59+1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8K]
  • 试论拜占庭帝国皇帝朱利安复兴多神教政策对基督教会内部争端的影响

    董晓佳;

    4世纪罗马皇帝朱利安在位期间推行力求复兴多神教的宗教政策,这一政策对于此前在基督教会内争中依靠君士坦提乌斯二世支持而暂时获胜的阿里乌派构成了巨大压力,直接影响了阿里乌派对教会的控制。与此同时,朱利安的宗教政策在实际上令尼西亚派重新获得了与阿里乌派平等对话的权利,客观上有助于尼西亚派与阿里乌派争夺教会的控制权。

    2024年01期 No.251 60-68+1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4K]

欧美文明研究

  • 18世纪英格兰的家庭养老模式及其性别差异

    刘曼慈;张晓华;

    18世纪被史学家誉为英格兰老人的黄金时代,是家庭养老、教区养老和济贫机构养老模式合力作用的结果。其中,家庭养老模式更受老人欢迎,主要由老人、配偶、子女、亲属或亲近者提供衣食住行、医疗和精神抚慰等养老资源,更适于有居家意愿,对家庭有依赖,并具一定经济来源的老人。这一模式是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转向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老年群体在财富、资源有限情况下的习惯约定与暂时满足,它除了具有通常意义上的阶层差异外,还呈现出明显的性别差异:老年男性处于相对优势地位,他们更容易获得养老资源,依赖配偶和未婚子女照料。而老年女性则依赖丈夫收入,更倾向子女的家庭照料。以上差异反映了18世纪英格兰社会养老资源的覆盖程度、家庭养老的承受能力以及老年女性的社会地位。

    2024年01期 No.251 69-80+1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5K]
  • 试析近代早期英国戏剧世俗化的表现及缘由

    王红印;李新宽;

    16世纪以来英国处于社会快速发展和转型的关键时期,复杂的政治和社会环境深刻影响了近代早期英国戏剧的发展,戏剧演出呈现出明显的世俗化特征,具体表现在演出内容、演出成员和演出时间等诸多方面。究其原因离不开近代早期戏剧演出自身的发展变化,同时也与国家对戏剧的管理和审查以及广大民众的喜爱和支持密不可分。英国戏剧演出的世俗化倾向反映了近代早期英国社会的发展与变化,可以从中窥见这一时期英国社会转型的总体方向。

    2024年01期 No.251 81-92+158-1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6K]
  • 英属北美殖民地的帝国意识与舆论宣传(1763—1775)

    袁先来;王丽菲;

    美国独立革命可以上溯到18世纪上半叶英法在北美争夺殖民地时期。特别是1763年七年战争结束后美英矛盾激发,并逐渐向反大英帝国革命的方向演进。在1775年独立战争开始前,为了突破基于代表权、自然法或宪法争取殖民地身份与利益的困境与局限,殖民地精英通过舆论宣传,将帝国胁迫和无代表权征税所带来的危机,与奴隶叙事话语、帝国腐败与堕落话语、家庭政治话语相联系,从而将法律、政治权利争取问题转化为更广泛的文化领域问题。定居殖民者通过系统建构反父权制的暴政修辞,解除帝国“核心—外围”关系,并以陷入殖民化的危机感来加强松散殖民地情感共同体的形成,为发动独立战争奠定了舆论基础。

    2024年01期 No.251 93-105+1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6K]
  • 国旗争议与魏玛共和国的覆灭

    林纯洁;

    魏玛共和国的失败是德国建立现代国家体制过程中的重大挫折。1918年11月,魏玛共和国在一战战败的阴影中成立。1919年魏玛国民议会上,由于历史传统和政治利益的矛盾,各政党在国旗等基本问题上冲突严重,后虽达成妥协以黑红金为国旗,但未能消除矛盾。魏玛共和国时期关于黑红金、黑白红与红旗的争议,是各政党各阶层政治理念冲突的体现,这种冲突的加剧,也加速了共和国的灭亡。魏玛共和国的悲剧证明了国旗作为国家标志在国家政治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国民对国旗的认同是国家稳定和发展的必要前提。

    2024年01期 No.251 106-114+1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8K]
  • 在“现实”与“现时主义”之间——19世纪迄今汉萨史研究中的政治关切

    刘程;

    强烈的现实关怀是现代汉萨同盟史研究的一个突出特征。19世纪以来,在“政治先行”与“民族至上”的观念主导下,汉萨史研究游离于现实与“现时主义”之间:在浪漫时代回应着构建德意志民族认同和国家统一的政治现实;在帝国时代服务于铸造民族精神整体与争夺海洋霸权的内外目标;在极权时代迎合了纳粹“种族优越”与“生存空间”的扩张思维;在战后和解时代又回应着联邦德国融入欧洲和区域联合的外交战略。这种立足现实的历史书写延续至今,并推动了20世纪汉萨史研究的三重转向。回顾汉萨学术史可知,只有在现实关怀与现时主义间保持清醒和距离,才能切实捍卫历史真相与正义,正向激发史家的问题意识和创新思维。

    2024年01期 No.251 115-126+159-1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8K]

丝路古今研究

  • 米特里达梯二世时代帕提亚帝国西向经略与本都王国的崛起——对米特里达梯战争背景的深层考察

    龙沛;

    公元前2世纪末是帕提亚帝国西扩的极盛时期,也是本都王国在米特里达梯六世领导下开始迅速崛起的时期。米特里达梯六世通过与帕提亚帝国和亚美尼亚王国的联盟关系,获得了来自当时西亚一流强国的资金支持,并得以迅速扩充国力和领土。因此,米特里达梯六世挑战罗马共和国东地中海霸权不应被仅仅看作是本都与罗马之间的战争,而是帕提亚帝国西向经略和罗马共和国东扩政策相碰撞产生的第一次非正面较量。随着帕提亚帝国陷入分裂动荡的“黑暗时代”,失去帕提亚支持的本都王国在与罗马的战争中因实力不济逐渐走向衰亡,最终使罗马共和国完成合并东地中海区域的历史使命。

    2024年01期 No.251 127-145+1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5K]
  • 种族与土耳其民族认同建构(1930—1938)

    敏敬;

    20世纪30年代,为了巩固新政权、维护领土统一和促进西式现代化顺利进行,土耳其民族主义者尝试在土耳其国内建构以种族为基础的单一民族认同,提出了具有浓厚种族色彩的“土耳其历史理论”和“太阳语言理论”,并对国内少数族群实施种族同化政策。土耳其民族主义者的种族理论和实践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国家统一,增强了民族自信,但也造成族群关系紧张和极端民族主义膨胀等问题,也为后来土耳其实行泛突厥主义外交创造了思想和文化基础。

    2024年01期 No.251 146-154+1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7K]

  • 东北师范大学世界史学科简介

    <正>东北师范大学世界史学科始建于1949年,与历史文化学院前身历史系同时创建。1955年,由林志纯(日知)教授发起,在全国率先举办了由苏联专家主讲的世界古代史研究班,培养出郭守田、朱寰、刘家和、毛昭晰、彭树智等一大批中国世界史研究的标志性人物。20世纪80年代初,世界古代中世纪史专业获得中国首批博士学位授予权,被确定为国家高等学校重点学科;2000年,世界文明史研究中心被批准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01年,

    2024年01期 No.251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4K]
  • 《外国问题研究》征稿启事

    <正>《外国问题研究》是由教育部主管、东北师范大学主办的世界史领域学术期刊。本刊为季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每季度末出版。自2016年改版为历史类期刊以来,本刊得到了学界的广泛关注和支持。2021年成功入选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办刊宗旨及业务范围:刊载东亚、欧美和其他国家的历史问题及相关研究成果,为我国世界史研究提供一个进行学术交流的平台。

    2024年01期 No.251 1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1K]
  • 下载本期数据